近期租金市場持續大跌,不少歐洲超大礦砂船(VLOG)與海岬型船東難免有些心驚膽戰,而山東海運聯盟(SSA)最近推出的一份合作計劃,要找的就是此類目標。 受即期市場連續下挫刺激,一些大型國際干散貨船東開始研究起一項由山東海運聯盟(在青島成立不久)提出的三方合作創新計劃。
該計劃的內容包括,除租約規定的運量外,承諾給簽約船東額外的貨運生意。
據《貿易風》獲悉,一些歐洲船東已開始和山東海運聯盟洽談,以探討參與這項由貨主、船東及山東海運聯盟(作為租船商)組成的三方合作的可能性。
根據協議內容,船東方將以固定租金把船租給山東海運聯盟,用于為那些與后者簽訂貨運合同的最終用戶服務。但同時船東方得到承諾,若還有更多貨物要運到山東方所在地,他們將可在相關業務中分一杯羹。
一位來自山東海運聯盟但不愿公開姓名的官員稱,迄今已有約10艘船進入洽談階段,其中VLOC多過海岬型船。但他不愿透露對方身份,只稱新計劃與近期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s)達成的戰略合作無關。據了解,這家法國貿易商及船東公司近期以20至30個月期租入ShandongHuaZhang輪(造于2014年),租金為2萬美元/天。 山東海運聯盟將這種新的貨運業務分享協議稱為幫助自身進一步擴充船隊的新途徑。這位官員強調,其公司不會在其中擔當貨主及船東的經紀人,而是三方根據“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達成通力協作。
但觀察人士向《貿易風》指出,此類計劃很難成行,因為鮮有船東或運營商能拿到穩定而充足的貨源來促成這類多方交易。確實,有些貨主會在對方答應以優惠租金幫其運貨后,把船交給對方經營–據《貿易風》了解,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Vale)在2012年將10艘船齡偏老的礦砂船賣給韓國北極星航運(PolarisShipping),就屬于這種情況。但即使那些見多識廣的經紀商,也很難想到由船東、運營商及托運人達成有效三方合作的先例。
這次的區別在于,山東海運聯盟的貨源可信度較高,因為該公司與澳大利亞及巴西的礦業公司關系密切,并簽有貨運量龐大的合約。它的母公司–山東海運除因與淡水河谷合作而備受矚目,還在渤海船舶重工訂有一系列25萬噸級的VLOC,用于建成后為必和必拓(BHPBilliton)運貨。